您现在的位置是:新闻记者网 > 探索
“十四五”节能减排划定目标:单位能耗5年下降13.5%,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
新闻记者网2025-07-01 12:58:02【探索】1人已围观
简介摘要:1月24日,国务院发布《“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下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悦 徐芸茜 北京报道
节能减排是目标从源头降低能源消费、减少污染物排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
1月24日,国务院发布《“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下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8%、8%、10%以上、10%以上。
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方案》对“十四五”时期节能减排工作作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为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部署十大重点工程
“十四五”是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期和窗口期,抓好节能减排工程有利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事实上,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已经在“十四五”起步之年实现了良好开局。1月24日,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介绍,去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指标达到“十四五”序时进度要求;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4项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顺利完成年度目标。
而此次《方案》出台,将进一步明确了未来的工作方向,对2025年的阶段性目标提出要求: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8%、8%、10%以上、10%以上。与此同时,要求节能减排政策机制更加健全,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对于健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方面,上述负责人表示,将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形成有效减排能力。优化总量减排指标分解方式,将重点工程减排量分解下达地方,污染治理任务较重的地方承担相对较多的减排任务。改进总量减排核算方法,制定核算技术指南。完善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考核体系,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强化总量减排监督管理。
“‘十四五’时期,节能减排工作要因时而动,顺势而为,着力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有力保障能源资源安全稳定供给,不断巩固提升环境治理成效,为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新的更大力量。”该负责人在提及《方案》出台的背景时说道。
事实上,《方案》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和关键环节,部署开展了节能减排十大重点工程,包括:重点行业绿色升级工程、园区节能环保提升工程、城镇绿色节能改造工程、交通物流节能减排工程、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程、公共机构能效提升工程、重点区域污染物减排工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程、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工程、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工程。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作为十大重点工程之一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程,一直为人所关注。因为无论是从煤炭对公共健康的影响来看,还是从其对全球变暖的贡献来看,煤炭的危害都大于其他任何广泛应用的能源来源。
为此,《方案》也进一步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20%左右。“十四五”时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煤炭消费量分别下降10%、5%左右,汾渭平原煤炭消费量实现负增长。
“《方案》提出不同区域煤炭消费量的下降要求,这呼应了政策推动西部地区发展,煤炭开发加速西移的趋势。”乡村振兴建设委副秘书长袁帅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说道。
事实上,2020年5月18日,国家已出台了《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山东、安徽、河南、黑龙江等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煤炭产量缩减,陕西和新疆地区的煤炭产量增加,煤炭产业不断向西部迁移。
而在“十三五”建设时期阶段,全国煤炭开发总体布局也是压缩东部、限制中部和东北、优化西部。
袁帅认为,能源产业是国家最根本的保障,我国是煤炭大国,这是由地质结构赋存所决定的,作为我国的基础能源和重要的工业原料,煤炭在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占比较高,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为能源来源,煤炭产业的没落已逐步呈现,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代替煤炭的步伐加快,煤炭需求增长趋势放缓。”袁帅在接受时直言这其实是件好事。但他也指出了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煤炭依旧将作为我国能源供应主体能源,新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应用撼动或者替换煤炭的主体地位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而在《方案》中,也明确表示了将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存量煤电机组节煤降耗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持续推动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稳妥有序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煤炭减量;推广大型燃煤电厂热电联产改造,加大落后燃煤锅炉和燃煤小热电退出力度。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很赞哦!(2925)
上一篇: 短时候煤市回热,延绝性若何?
下一篇: 少协保供再减码!短一补三变短一奖十!
站长推荐
友情链接
- 实探北京线下金店:店内人山人海仿佛“菜市场”,消费者越涨越买|新春走基层
- 重要信号!住建部再提“三定”政策,房地产新发展模式加速推进
- 春运期间铁路累计发送旅客4.84亿人次,多项运输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快讯
- 亚洲新能源发电迎来快速发展,中国发挥重要作用|快讯
- 国资委确定首批启航企业!重点布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新兴领域
- 商务部最新回应:美国发布的《2023年中国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报告》是不实指责|快讯
- 全国铁路春运今日启动,预计发送旅客4.8亿人次|快讯
- 一年超两亿台家电报废,工商联环境商会建议严厉打击非法拆解电器、电子废弃物行为|两会声音
- “蒜你狠”重出江湖:金乡大蒜供不应求,价格飙至五年内新高,收储商无奈观望
-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39个铁路物流中心全部挂牌成立
- 餐饮收入增长12.5%,前两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307亿元|快讯
- 全面推开市值管理考核!央企上市公司如何突出价值创造导向?
- 春节假期影响企业生产经营,2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微降|快讯
- 2023年全年CPI上涨0.2%,居民收入上涨6.3%|快讯
- 实探博鳌近零碳示范区:主打低碳可循环,全面实现绿电自给自足|聚焦博鳌
- 7%!前两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稳步增长|快讯
- 低温雨雪冰冻来袭!部分铁路、高速公路停运、关闭|快讯
- 刘明胜重掌国家电投!能源央企密集换帅背后:清洁能源转型将进一步加速
- 9946万人次春节假期行至路上!节后铁路客流仍保持高位运行|快讯
- 去年15名“一把手”被查,处分375人次,央企反腐持续高压态势
- 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全国政协委员孔维克建议强化农村金融服务|两会声音
- 6个月来高点!3月制造业PMI超预期回升
- 1.07亿人次坐火车回家了!春运客流保持高位运行|快讯
- 全国政协委员李孝轩:加强学校预制菜监管,审慎推进预制菜进校园|两会声音
- 社会心理服务模式+,宿州打造可复制可推广样本
- “甜蜜的烦恼”!满记甜品被曝大面积关店,老字号甜品店如何打破“许留山”魔咒?
- 派对游戏“明战”,网易腾讯纷争四起
- 住建部“新春第一会”再聚焦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已有57个城市162个项目获银行融资
- 中国黄金从“甩锅”到“接锅”!记者实探:涉事加盟店“中国黄金”Logo已撤,直营门店已停止办理黄金托管业务
- 从源头治理到事心双解,宿州心理服务“落地”学校和社区
- 2023年养一头猪亏76元!牧原股份或现上市来首亏,仍坚定看好今年猪价
- 增长10%!前两月中欧班列发送货物31.7万标箱|快讯
- 国企改革迎关键年!央国企上市公司重组整合发力,新一轮改革加速
- “要让新能源车主克服里程焦虑” 交通部副部长李扬:智慧交通还将进一步发力|聚焦博鳌
- 中国商务部部长会见美国贸易代表,两国贸易即将迎来新转折点?
- 调查!红海航道危机,集装箱船舶被迫绕航、运价大涨致数量大降七成,中欧班列机会来了
- 长三角外贸规模创历史新高,前两月全国进出口同比增长8.7%|快讯
- 增长9.5%!前两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2亿元|快讯
- 古陶瓷溯源破局:科技赋能让文物“活起来”
- 受春节错位影响,1月CPI同比下降0.8%|快讯
- 需求复苏带动“经济风向标”回暖,1月PMI超季节性回升背后
- 1月PPI下降2.5%,降幅有所缩窄|快讯
- 国资委开年会议释放新信号:聚焦70%以上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主体任务,多次点题人工智能
- 生态环境部:积极稳妥推进EOD模式创新,以投资带动环保产业发展|快讯
- 去年日赚9.46亿元!三大石油央企大手笔分红近1800亿元
- 博鳌亚洲论坛发布亚洲经济前景报告:2024年亚洲经济增速或达4.5%|快讯
- 迈向零碳电力时代:大力推进电力低碳转型,让以碳价为主的绿色环境价格发挥作用|聚焦博鳌
- 口述!暴雪冻雨的春运:一个伴娘的武汉三日“历险记”
- 数字经济全面融入经济社会,赋能实体经济还有哪些挑战?|聚焦博鳌
- 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突破3000万人次,累计发送货物超3400万吨|快讯
- 2023年税费收入达31.7万亿元,装备制造业比重提高至44.8%
-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5月1日起施行,将加大对碳排放数据造假的防范和惩处|快讯
- 客货运“春运时刻”来临:大宗年货送到拉萨,应对冻灾各地保障力度加大|新春走基层
- 重磅!市值管理或纳入央企责任人业绩考核,2024年哪些领域投资将加大?
- 直击燕郊商铺爆炸现场:附近居民称鞋飞出去好几米远,“幸好学校上课早”
- 国资委重磅部署央企发展AI产业,人工智能“国家队”来了!
- 1月PMI回升至49.2%,生产指数达到近4个月高点|快讯
- 国资委最新部署来了!中央企业如何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 增长7.4%!2023年国有企业利润总额46332.8亿元|快讯
- 民建中央:建议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统筹引导|两会声音
- 31省份敲定今年GDP目标:平均5.5%!2023年“成绩单”有9省已迈上新台阶
- 客货两旺!铁路清明小长假预计发送旅客7500万人次
- 2022年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发布:江苏独占鳌头,浙江、山东和河南均“上双”|快讯
- 多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合建言:将“用户体验”全面融入制造业|两会声音
- 餐饮收入大增20.4%,2023年消费增长7.2%|快讯
- 又有上市公司出手!投入1000万元作为婚育福利金,鼓励生育从何处发力?
- 央企反腐又打一虎!卸任9年后中国电建原董事长范集湘被查
- 铁路助力海南出岛汽车归家!首批12车120台车辆经铁路托运集中运出|快讯
- 潘功胜:加强金融监管,金融稳定法正在制定中|快讯
- 一季度成绩单揭幕在即,企业家座谈会明确未来政策发力方向
- 如何增进老年人福祉?全国政协委员李景虹建议加强老年教育投入保障|两会声音
- 直击疫情后首个常态化春运首日:候车大厅乘客爆满,预计人流创历史新高
- 生猪市场新年遇冷!节后亏损或持续,二季度有望迎来转机
- 商务部:2023年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0%|快讯
- 中石化近三年现金分红超1400亿元,马永生称“目前没有股本融资计划”
- 前两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快讯
- 下降0.1%!3月PPI降幅环比收窄|快讯
- 大豆进口居高不下,豆粕减量替代将继续,转基因大豆玉米种植是否已开放?
- WTO遭遇边缘化,龙永图:应建立新的国际贸易规则|聚焦博鳌
- ESG信息披露严格监管!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将实现ESG信披全覆盖|聚焦博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