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新闻记者网 > 新闻中心
【我们的节日•七夕节】七夕将至鲜花俏销
新闻记者网2025-05-17 09:59:24【新闻中心】4人已围观
简介本报讯记者王林)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随着大家对传统节日的关注度持续增高,七夕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少市民选择在这个特殊的节日向自己心爱的人表达爱意,鲜花预订也因此变得火爆,各类鲜花在七
本报讯(记者王林)七月七,节日来乞巧,夕节夕将销牛郎织女会鹊桥。至鲜随着大家对传统节日的花俏关注度持续增高,七夕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节日重视,不少市民选择在这个特殊的夕节夕将销节日向自己心爱的人表达爱意,鲜花预订也因此变得火爆,至鲜各类鲜花在七夕节纷纷走俏市场。花俏
记者走进位于宋街的节日遇见花店,店里醒目位置摆放着妖娆的夕节夕将销蓝色妖姬、娇艳的至鲜红玫瑰、圣洁的花俏白玫瑰、香气扑鼻的节日百合以及勿忘我、满天星等,夕节夕将销各类色彩纷呈的至鲜鲜花充斥着店里的每个角落。
该店老板夏冬梅正在整理鲜花,一朵朵鲜艳的玫瑰在花匠的手中变成了一颗象征着美好爱情的鲜红爱心:“从10天前就陆续有人预定鲜花,到现在已经预定70多单了。”
“为保障节日期间鲜花供应量,我们从云南昆明空运鲜花九千余支。购买种类仍以代表爱情的红玫瑰为主,捧花数量多为象征‘一生一世’和‘天长地久’的11支、19支等。”夏冬梅说。
为了迎接七夕,我市各个花店相继推出了各式各样的鲜花礼盒、鲜花套餐以满足顾客的不同需求。玫瑰、百合、满天星、康乃馨等鲜花成为当下销售主角,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据了解,玫瑰花日常售价5元左右,七夕当天玫瑰售价会达7、8元不等。
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花店除了实体店外,还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图片,客户如果喜欢,可以直接通过微信挑选款式,然后再打电话预订,通过同城快递、闪送送达。
“恰逢七夕,中国的传统节日。我通过微信预定了一束玫瑰花,感谢自己的妻子平时的默默付出。”市民王辉开心地说。
很赞哦!(398)
上一篇: 不确定成份干扰下,煤市走背何圆?
站长推荐
友情链接
- 前9月对外投资增速不减,八成受访外资企业预期年内利润持平或提高
- 12月CPI同比下降0.3%,环比有所上升|快讯
- 特写|亚残运会首金得主谢毛三:水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聚焦杭州亚残运会
- 中国288个城市品牌影响力:文化软实力大幅回升
- 10月PPI下降2.6% ,环比持平|快讯
- 部分受甘肃地震影响铁路已开通,秩序正在有序恢复中|快讯
- 前11月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1.5%,基建投资仍保持一定增速|快讯
- 11月消费同比增长创下半年新高,预计外出及服务消费明年将继续扩张
- 冷空气“解救”煤炭价格,会开始新一轮涨价吗?
- 34个都市圈仅8个地区人均GDP超全国!专家:集聚效率不够,县域应成为打通城乡的枢纽
- 清华大学研究:过去四年山东、辽宁城市健康水平提升明显,上海跃居全国第一|快讯
- 百亿订单信号!有望实现全球船舶接单“三连冠”,国际市场份额保持领先
- 稳面积增单产“两手抓”!农村工作会议再提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
- 铁路建设年末加速,多条新开工线路密集落地
- 1179万人!明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稳就业政策从何发力?
- 生态环境部:全国统一CCER交易系统近期将上线运行|快讯
- 百亿重组收官!中国交建完成分拆子公司重组上市,传统基建业务迎来转型升级
- 11月PPI环比由平转降,同比降幅再次扩大|快讯
- 49.4%!11月制造业PMI微降,仍低于荣枯线|快讯
- 中国首位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卸任,曾主持中国加入《巴黎协定》谈判|快讯
- 12306购票上新两项功能:需求预填和起售提醒|快讯
- “高铁急送”来了!最快4小时门到门当日送达|快讯
- 11月固投亮点多:制造业投资创半年来新高,房地产有望进一步改善
- 波动中前行!2023年全年中小企业发展指数累计上升1.1点|快讯
- 占比近五成!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主导A股年底并购大戏
- 国资委“双百企业”“科改企业”最新名单公布:共减少16家,传递出哪些改革风向?
- 动人一幕!全盲“女飞人”刘翠青夺金后,与她的两双“眼睛”深情相拥|聚焦杭州亚残运会
- 中国出台“新大气十条”,环境部正面回应“大气污染治理影响经济”论
- 49.0%!12月PMI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制造业生产仍延续扩张|快讯
- 最快1小时18分可达香格里拉! 丽香铁路今日开通|快讯
- 2.1万亿元!11月中国出口由降转增,或拉动明年全球贸易增长
- 百亿上市央企深科技董事长被查,任职期间平均年薪超300万元
- 直击链博会!一辆智能汽车“读出”中外供应背后的链式合作
- 连续4个月正增长!11月规上工业利润同比增长29.5%|快讯
- 盈利121亿元!国铁集团前三季度客货两旺,营收增长16.1%
- 前9月吸引外资规模同比有所下降,商务部多举措稳外资|快讯
- 增长7.4%!前11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07亿元|快讯
- 215家沪市央企三季报成绩单来了!合计净利润1.68万亿,超八成实现盈利
- 住建部定调2024年楼市:重提房住不炒,“好房子”能成为房地产先立后破新赛道吗?
- 房地产业指数拖累,中小企业发展指数连续两月下降|快讯
- 央企总部疏解成绩单:超40家央企落户雄安新区|2023中国经济年报
- 猪肉蔬菜等食品价格由升转降,10月CPI、PPI双降
- 增长7.1%!前10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38326.4亿元|快讯
- 31省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榜公布:京、沪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年或超8万元!
- 11月CPI下降0.5%背后:食品、非食品价格均不及预期,年底或有所回升
- 2023年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百强出炉:经济增速仍高于全国,谁是新的领头羊?
- 天津西至大兴机场最快41分钟可达 ,津兴城际铁路今起正式开通|快讯
- 12月PPI同比下降2.7%,降幅收窄|快讯
- 今日起手机12306开通春运期间学生、务工人员专区预约购票功能|快讯
- 下降0.5%!11月CPI同比环比双降|快讯
- 一批“粮老虎”落马!最高检发布10起典型案例,粮食领域刮起反腐风暴
- 中纪委最新通报:10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9567起|快讯
- 三部门:从横琴经“二线”进入内地,不超过8000元人民币的可予以免税放行|快讯
- 铁路技术装备展来了!新技术装备集中亮相,深化国际铁路互联互通
- 直击牧原媒体交流会:公开回应争议,“不跨行只养猪,有信心穿越猪周期”
- 正增长!前十月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长0.03%,贸易顺差扩大3.2%|快讯
- PMI连续两月下行背后:制造业行业进入传统淡季,产需双双小幅承压
- 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各地如何“出招”?
- 雄安新区又有新动向!首批4所疏解高校雄安校区全部开工建设|快讯
- 2023年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出炉:高新企业占比远超全国水平,东北这个市跻身十强|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