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新闻记者网 > 生活方式
首个碳排放履约周期临近:全国碳市场成交量超1.2亿吨,成交额破50亿
新闻记者网2025-05-16 11:03:48【生活方式】5人已围观
简介摘要:当前市场反应活跃,截止12月16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1.27亿万吨,连续15个交易日单日成交额超1亿元,累计成交额突破50亿元大关,达到52.43亿元。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徐芸茜 见习记者 程阔 北京报道
随着全国碳市场期首个履约期临近,量超全国碳市场交易迅速活跃,额破累计成交量破1.2亿,首个市场成交额破50亿。碳排
按照此前10月26日,放履由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约周亿吨亿《关于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清缴工作的通知》显示,各地生态环境厅(局)督促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尽早完成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配额清缴,期临2021年12月15日17点前本行政区域95%的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12月31日17点前全部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
当前市场反应活跃,截止12月16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1.27亿万吨,连续15个交易日单日成交额超1亿元,累计成交额突破50亿元大关,达到52.43亿元。
中和元良高级研究员薛敏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全国碳市场的成立重要目标是要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碳排放企业,当下主要是电力行业减碳。毫无疑问,碳市场能够提高减排效率,给予减排成果显著的企业经济补偿,加大低效减排企业的经济成本。”
各省积极推进履约工作
履约是每一个“碳排放权交易履约周期”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10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通知,督促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尽早完成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配额清缴,12月15日17点前本行政区域95%的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12月31日17点前全部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
在此目标下,各地正加速推进碳市场履约工作。
《华夏时报》记者从各地生态环境厅了解到,12月2日,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完成了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配额分配和履约通知书发放工作,下一步督促指导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在履约截止日期前完成第一个履约周期的配额清缴履约工作;12月3日,宁夏全面开展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数据质量自查工作;12月7日,海南省率先完成全部重点排放单位配额清缴,成为首个100%完成履约的地区;12月9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推动电力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全国碳市场履约清缴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电力行业一直是碳排放履约的重点。
薛敏表示:“电力行业的碳排放占到44.62%,是碳排放的大头企业,碳排放交易集中在能源行业,尤其是电力行业。而且电力行业规模较大,较为集中,便于管理。这就是为什么的重点排放单位是2162家电力企业。”
首批纳入全国碳排放交易的2162家发电企业,山东就占330家,也是全国唯一一个超过300家的省份。因此,山东成为履约工作最重的省份。
11月25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侯翠荣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山东省是全国需履约清缴的发电行业重点排放企业最多的省份。由于发电行业重点排放企业数量多、基数大,中小型热电企业和企业自备电厂多,存在配额缺口的重点排放企业数量比其他省份多。其次,山东企业未经历近年的试点运转,直接面向全国市场,缺乏碳资产管理知识和经验。部分企业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存在观望心态,重视程度不够,管理力量薄弱,对政策规定认识理解不到位,没有开展燃煤单位热值含碳量实测,导致碳排放配额存在缺口。”
侯翠荣还表示,对重点排放企业履约情况进行专题研究,督促重点行业企业做好碳资产管理工作,利用碳排放权交易杠杆,促进全省企业节能降碳,推动能源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此外,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做好市场服务和管理工作,持续加强与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沟通,指导和督促重点排放单位尽快开展交易,全力保障履约工作的顺利完成。
碳交易市场活跃
随着履约截止日期的临近,市场成交量持续上涨,交易活跃度将进一步提升。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陆冰清此前表示:“临近全国碳市场的履约周期的时间,从11月中下旬开始,交易量开始放大。市场整体情况平稳,有利于企业积极地参与履约工作。”
自11月起,随着配额核定工作完成,重点排放单位实际配额盈缺情况得以明确,市场活跃度开始回暖,交易量自11月起处于高位,11月日均成交量超100万吨,总成交量达2300万吨,超过前四个月成交量总和,总成交额9.38亿元。
市场成交量和流动性上升的同时,交易价格保持小幅波动。最高成交价46.00元/吨,最低成交价42.00元/吨,本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为42.95元/吨,较上月最后一个交易日上涨1.27%。
而进入12月份,履约时间趋紧,交易愈发活跃。
12月15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第102个交易日成交量突破一亿吨大关,截至当日交易结束,累计成交量1.07亿吨,成交额44.26亿元。到了12月16日,市场单日成交量破2000万,达2048.09万吨,创开市以来新高。截至16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27亿吨,累计成交额52.43亿元。
12月16日,全国碳市场成交数据 来源: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
碳交易市场的活跃,加快了我国实现“双碳”目标。薛敏表示:“全国碳市场的成立重要目标是要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碳排放企业减碳,当下主要是电力的减碳。碳市场能够提高减排效率,给予减排成果显著的企业经济补偿,加大低效减排企业的经济成本。”
“在中央经济会议上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显然会进一步促进碳市场制度以及其他方面的完善。”薛敏表示,“目前碳市场发展最为成熟的是欧盟碳市场,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建立绝大部分上也是借鉴了欧盟经验。未来全国碳市场也应多吸收国际的先进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全国碳市场。”
未来全国碳市场覆盖行业将有望扩大。陆冰清表示,钢铁、石化、化工、水泥等8个行业尽快纳入到全国碳市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很赞哦!(9994)
站长推荐
友情链接
- 中国宝武收购中粮包装获批,打响龙年央企整合第一枪
- 突发!中石油原董事长王宜林退休4年后落马|快讯
- 增长9.5%!前两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2亿元|快讯
- 新信号!住建部部长两会提“有力有序推进现房销售”,三年过渡期可行吗?|两会重磅
- 春节假期影响企业生产经营,2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微降|快讯
- 以中国为范本!亚洲加速绿色发展|快讯
- “甜蜜的烦恼”!满记甜品被曝大面积关店,老字号甜品店如何打破“许留山”魔咒?
- 直击燕郊商铺爆炸现场:附近居民称鞋飞出去好几米远,“幸好学校上课早”
- 2023年税费收入达31.7万亿元,装备制造业比重提高至44.8%
- 7%!前两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稳步增长|快讯
- 增长7.4%!2023年国有企业利润总额46332.8亿元|快讯
- 49.1%!春节因素导致2月PMI微降|快讯
- 古陶瓷溯源破局:科技赋能让文物“活起来”
- 多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合建言:将“用户体验”全面融入制造业|两会声音
- 实探北京线下金店:店内人山人海仿佛“菜市场”,消费者越涨越买|新春走基层
- 潘功胜:加强金融监管,金融稳定法正在制定中|快讯
- 全面突破!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
- 重要信号!住建部再提“三定”政策,房地产新发展模式加速推进
- 商务部:2023年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0%|快讯
- 春节8天收入164亿元,持续火爆的哈尔滨如何留住“泼天富贵”?|新春走基层
- 大豆进口居高不下,豆粕减量替代将继续,转基因大豆玉米种植是否已开放?
- 2023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分量足:GDP超126万亿,同比增长5.2%
- 实探博鳌近零碳示范区:主打低碳可循环,全面实现绿电自给自足|聚焦博鳌
- “蒜你狠”重出江湖:金乡大蒜供不应求,价格飙至五年内新高,收储商无奈观望
- 受春节错位影响,1月CPI同比下降0.8%|快讯
- 返程车票你买到了吗?这个春运,刷新多项历史纪录!
- 重返景气区间!3月制造业PMI大幅回升|快讯
- 碳市场再次释放扩围预期:钢铁、石化等7个行业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工作已开展
- 餐饮收入增长12.5%,前两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307亿元|快讯
- 生猪市场新年遇冷!节后亏损或持续,二季度有望迎来转机
- 1月PMI回升至49.2%,生产指数达到近4个月高点|快讯
- 央企反腐又打一虎!卸任9年后中国电建原董事长范集湘被查
- 全国政协委员李孝轩:加强学校预制菜监管,审慎推进预制菜进校园|两会声音
- 从源头治理到事心双解,宿州心理服务“落地”学校和社区
- 美联储今年可能降息,AI的爆发点燃通胀预期
- 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全国政协委员孔维克建议强化农村金融服务|两会声音
- 增长10%!前两月中欧班列发送货物31.7万标箱|快讯
- 派对游戏“明战”,网易腾讯纷争四起
- ESG信息披露严格监管!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将实现ESG信披全覆盖|聚焦博鳌
- 铁路货运新图今日起运行!快运班列及大宗直达货物列车数量进一步增加|快讯
- 2023年全年CPI上涨0.2%,居民收入上涨6.3%|快讯
- 下降0.1%!3月PPI降幅环比收窄|快讯
- 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突破3000万人次,累计发送货物超3400万吨|快讯
- 博鳌亚洲论坛发布亚洲经济前景报告:2024年亚洲经济增速或达4.5%|快讯
- 国资委最新部署来了!中央企业如何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39个铁路物流中心全部挂牌成立
- 餐饮收入大增20.4%,2023年消费增长7.2%|快讯
- 6个月来高点!3月制造业PMI超预期回升
-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5月1日起施行,将加大对碳排放数据造假的防范和惩处|快讯
- 节后生猪价格重回“6元时代”,仔猪价格持续走高,后市行情如何?
- 31省份敲定今年GDP目标:平均5.5%!2023年“成绩单”有9省已迈上新台阶
- 中国商务部部长会见美国贸易代表,两国贸易即将迎来新转折点?
- 民建中央:建议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统筹引导|两会声音
- 调查!红海航道危机,集装箱船舶被迫绕航、运价大涨致数量大降七成,中欧班列机会来了
- 国资委开年会议释放新信号:聚焦70%以上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主体任务,多次点题人工智能
- 直击疫情后首个常态化春运首日:候车大厅乘客爆满,预计人流创历史新高
- WTO遭遇边缘化,龙永图:应建立新的国际贸易规则|聚焦博鳌
- 亚洲新能源发电迎来快速发展,中国发挥重要作用|快讯
- 客货两旺!铁路清明小长假预计发送旅客7500万人次
- 国企改革迎关键年!央国企上市公司重组整合发力,新一轮改革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