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碳排放履约周期临近:全国碳市场成交量超1.2亿吨,成交额破50亿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徐芸茜 见习记者 程阔 北京报道
随着全国碳市场期首个履约期临近,量超全国碳市场交易迅速活跃,额破累计成交量破1.2亿,首个市场成交额破50亿。碳排
按照此前10月26日,放履由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约周亿吨亿《关于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清缴工作的通知》显示,各地生态环境厅(局)督促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尽早完成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配额清缴,期临2021年12月15日17点前本行政区域95%的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12月31日17点前全部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
当前市场反应活跃,截止12月16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1.27亿万吨,连续15个交易日单日成交额超1亿元,累计成交额突破50亿元大关,达到52.43亿元。
中和元良高级研究员薛敏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全国碳市场的成立重要目标是要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碳排放企业,当下主要是电力行业减碳。毫无疑问,碳市场能够提高减排效率,给予减排成果显著的企业经济补偿,加大低效减排企业的经济成本。”
各省积极推进履约工作
履约是每一个“碳排放权交易履约周期”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10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通知,督促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尽早完成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配额清缴,12月15日17点前本行政区域95%的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12月31日17点前全部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
在此目标下,各地正加速推进碳市场履约工作。
《华夏时报》记者从各地生态环境厅了解到,12月2日,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完成了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配额分配和履约通知书发放工作,下一步督促指导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在履约截止日期前完成第一个履约周期的配额清缴履约工作;12月3日,宁夏全面开展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数据质量自查工作;12月7日,海南省率先完成全部重点排放单位配额清缴,成为首个100%完成履约的地区;12月9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推动电力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全国碳市场履约清缴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电力行业一直是碳排放履约的重点。
薛敏表示:“电力行业的碳排放占到44.62%,是碳排放的大头企业,碳排放交易集中在能源行业,尤其是电力行业。而且电力行业规模较大,较为集中,便于管理。这就是为什么的重点排放单位是2162家电力企业。”
首批纳入全国碳排放交易的2162家发电企业,山东就占330家,也是全国唯一一个超过300家的省份。因此,山东成为履约工作最重的省份。
11月25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侯翠荣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山东省是全国需履约清缴的发电行业重点排放企业最多的省份。由于发电行业重点排放企业数量多、基数大,中小型热电企业和企业自备电厂多,存在配额缺口的重点排放企业数量比其他省份多。其次,山东企业未经历近年的试点运转,直接面向全国市场,缺乏碳资产管理知识和经验。部分企业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存在观望心态,重视程度不够,管理力量薄弱,对政策规定认识理解不到位,没有开展燃煤单位热值含碳量实测,导致碳排放配额存在缺口。”
侯翠荣还表示,对重点排放企业履约情况进行专题研究,督促重点行业企业做好碳资产管理工作,利用碳排放权交易杠杆,促进全省企业节能降碳,推动能源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此外,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做好市场服务和管理工作,持续加强与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沟通,指导和督促重点排放单位尽快开展交易,全力保障履约工作的顺利完成。
碳交易市场活跃
随着履约截止日期的临近,市场成交量持续上涨,交易活跃度将进一步提升。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陆冰清此前表示:“临近全国碳市场的履约周期的时间,从11月中下旬开始,交易量开始放大。市场整体情况平稳,有利于企业积极地参与履约工作。”
自11月起,随着配额核定工作完成,重点排放单位实际配额盈缺情况得以明确,市场活跃度开始回暖,交易量自11月起处于高位,11月日均成交量超100万吨,总成交量达2300万吨,超过前四个月成交量总和,总成交额9.38亿元。
市场成交量和流动性上升的同时,交易价格保持小幅波动。最高成交价46.00元/吨,最低成交价42.00元/吨,本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为42.95元/吨,较上月最后一个交易日上涨1.27%。
而进入12月份,履约时间趋紧,交易愈发活跃。
12月15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第102个交易日成交量突破一亿吨大关,截至当日交易结束,累计成交量1.07亿吨,成交额44.26亿元。到了12月16日,市场单日成交量破2000万,达2048.09万吨,创开市以来新高。截至16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27亿吨,累计成交额52.43亿元。
12月16日,全国碳市场成交数据 来源: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
碳交易市场的活跃,加快了我国实现“双碳”目标。薛敏表示:“全国碳市场的成立重要目标是要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碳排放企业减碳,当下主要是电力的减碳。碳市场能够提高减排效率,给予减排成果显著的企业经济补偿,加大低效减排企业的经济成本。”
“在中央经济会议上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显然会进一步促进碳市场制度以及其他方面的完善。”薛敏表示,“目前碳市场发展最为成熟的是欧盟碳市场,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建立绝大部分上也是借鉴了欧盟经验。未来全国碳市场也应多吸收国际的先进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全国碳市场。”
未来全国碳市场覆盖行业将有望扩大。陆冰清表示,钢铁、石化、化工、水泥等8个行业尽快纳入到全国碳市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科技创新)
-
过去的一周,由于俄罗斯输往欧洲做作气的“北溪1号”战“北溪2号”管讲担当宽峻破损,导致对于古冬欧洲能源提供的耽忧进一步减轻,拷打欧美市场能源煤价钱再次反 ...[详细]
-
摘要:华大智造高档副总裁韦炜标明,“此次断定成果仅仅开端和暂时的,开端的成果便是咱们现在无法进入美国商场,尽管对华大智造而言美国现在尚不是首要商场,影响相对有限,可是美国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商场之一, ...[详细]
-
2019年规上工业企业赢利下滑3.3% 专家呼吁应对疫情经济政策应加码前置
摘要:银河证券估计,本年一季度,工业企业赢利将持续下滑,尤其是1—2月份下滑速度或许加速,而企业赢利康复速度或许较慢,需求等候产品出产上行和产品价格上升。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 ...[详细]
-
戴要:新年伊初,收射导弹、客机坠誉、隔空喊话……中东天缘政治形式地步的遽然批改,让齐球成本商场有些猝不及防,便连正沉迷正在春天烦躁止情暖流中的A股,也不由挨了个喷嚏。华夏时报www.chinatime ...[详细]
-
国庆少假时期,下贵用户对于煤价收受度削强,市场不美不雅看激情删减,北圆心岸交投空气热僻,煤冰商业根基处于妨碍形态,有部份商业商耽忧后市潜在危害,导致减速出货节奏。眼下,国庆少假竣事,短时候能源煤价钱走 ...[详细]
-
戴要:《华夏时报》记者从国铁整体患上悉,2020年,铁路将拷打客运疑息化战智能化才华建造,将发动普速铁路电子客票试面工做,竖坐12306网站会员制,坐异12306建造料理体系,拓宽处事功用。华夏时报w ...[详细]
-
戴要:12月28日,由我国社会科教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县域经济课题组完成的“齐国制制业百强县市)”战“齐公营商情形百强县市)”研究述讲正在北京宣告。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详细]
-
环境监测总站:国外网站发布“武汉市二氧化硫浓度上升”音讯严峻失真
摘要:《华夏时报》记者从生态环境部得悉,我国环境监测总站会同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运用中心、中科院等有关专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细心查验,经细心比照核实,windy网站发布的武汉市SO2浓度上升一事严峻失真, ...[详细]
-
产天圆里,延绝受疫情管控影响,产能释放不敷,小大秦线、张唐线收运量不晃动。主产天产能逐渐释放,部份煤矿陆绝复原同样艰深斲丧,叠减有利润的情景下,商业商减速收运;战受台风“梅花” ...[详细]
-
摘要:现已预告2019年巨亏12.5亿元至16.2亿元的宜华健康,在间隔年报发表时刻不到50天的时分替换了年报审计组织,这也引发了深交所的重视。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