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美食探索 >>正文
确保“好收成”变成“好收入”!国家粮食局部署秋粮收购,旺季收购量约2亿吨
美食探索1866人已围观
简介摘要:9月20日至21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了全国秋粮收购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今年秋粮收购工作,要求各地结合当地实际,细化实化政策举措,提前做好仓容、资金准备,确保及时把种粮农民“好收成”变成“好 ...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悦 徐芸茜 北京报道
秋风起,变成部署收粮忙,好收喜看稻菽千重浪。入国
“现在玉米、大豆都已经进入成熟期了,陆陆续续大家都可以开始收粮。虽然今年有风有雨,但产量能够达到和往年差不多的水平,一公顷地大约能出12吨玉米。”在黑龙江的农民老李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自己只要站在田边看着一株株笔直的玉米秆已经长得比人高,一穗穗玉米棒颗粒饱满,心里便十分满足。
据了解,今年秋粮商品粮收购量仍将保持较高水平,预计旺季收购量大体在2亿吨左右。在秋粮在全年粮食总量中占比约为四分之三的背景下,保障秋粮收购至关重要。
9月20日至21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了全国秋粮收购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今年秋粮收购工作,要求各地结合当地实际,细化实化政策举措,提前做好仓容、资金准备,确保及时把种粮农民“好收成”变成“好收入”。
“秋粮收购是全年粮食收购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当前国内外粮食市场形势错综复杂的背景下,抓好秋粮收购工作,是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决策部署,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维护粮食市场稳定的现实需要,是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端牢中国饭碗的实际行动。”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工程执行主任袁帅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秋粮有望再获丰收
在国际粮食市场价格高企、供应链不稳困难重重的背景下,我国坚持增强粮食供应保障能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现实需要,充分保证了粮食市场供应充足、平稳运行。
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收购调度显示,截至目前,主产区收购夏粮6300多万吨。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小麦超过5700万吨,早籼稻超过600万吨,收购量较去年均有所增加。
如今,夏粮旺季收购接近尾声,全国由南往北逐渐步入秋粮收购旺季。从近期调度情况显示,今年秋粮播种面积稳中有增,大部分地区秋粮长势良好,有望再获丰收。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秋粮商品粮和收购量仍将保持较高水平,预计旺季收购量大体在2亿吨左右。
袁帅认为,2亿吨的旺季秋粮收购量处于一个相对较高水平,这意味着我国农民在种植粮食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同时也说明了我国粮食产量的增长与提高。这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可以满足人民的粮食需求,稳定物价,维护社会稳定。
事实上,秋粮约占全年粮食产量的四分之三,涉及品种多、范围广、数量大,是全年粮食收购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抓好秋粮收购,保持粮食市场平稳运行,对维护经济回升向好、社会大局稳定的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好收成”变成“好收入”
当前,我国粮食收购以市场化收购为主,政策性收购兜底。一方面,粮食价格由市场形成,收购者可以按市场价格直接收购农民交售的粮食;另一方面,当市场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时,可以启动最低收购价托底,以确保种粮不亏。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要求,要统筹考虑秋粮主要品种生产形势、市场走势以及天气变化等因素,提前研究制定应对预案,精心组织市场化收购和政策性收购,及时在符合条件的地区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切实维护好种粮农民利益。
具体而言,要精心组织市场化收购,切实增强市场购销活力。强化各类要素保障,做好仓容准备、资金筹措、运力协调、人员培训等工作,做到“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有车运粮”。加强省际间、区域间、市场主体间的产销合作,发挥骨干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促进粮食高效顺畅流通。
与此同时,认真抓好政策性收购,坚决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中储粮集团公司要切实履行政策执行主体责任,及时在符合条件的地区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各地要统筹考虑秋粮生产形势、市场走势及天气变化等因素,及时研究出台针对性政策措施,确保农民售粮顺畅。
需要指出的是,农产品的销售事关农民的“钱袋子”,想要保障农民种植积极性,将“好收成”变成“好收入”是秋粮收购工作的重要课题。
为此,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此前发布的《关于切实做好2023年秋粮收购工作的通知》提出,持续加强粮食市场监测预警,密切跟踪粮食市场动态变化,丰富政策储备。强化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统筹做好粮食收购、粮源调度、加工销售等各环节工作,科学把握中央和地方储备轮换时机节奏,发挥好吞吐调节作用,确保粮食市场供应充足和平稳运行。
面对损害种粮农民利益的问题,将严格执法监管,维护良好市场秩序,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问题,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行为。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中央多次进行秋粮收购工作部署,有助于保障秋粮收购顺利进行,也意味着及时为农民提供合理的价格和销售渠道,从而鼓励农民积极种粮,无疑是有利于稳定农民收入,促进农业持续发展,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Tags:
相关文章
钢厂增产扩展大焦冰延绝上涨 浓季预先最后需供可可回回?
美食探索戴要受钢材价钱上涨及钢厂利润盈益等,6月下旬以去,焦冰价钱连绝三轮下调,累计降降700元。7月19日河北总体钢厂第四轮提降200元,古晨焦冰第四轮提价降天,累计下调900元。6月下旬钢价小大幅上涨,钢 ...
【美食探索】
阅读更多巴沙我发誓便任讲利亚总统
美食探索据新华网小大马士革7月17日电 记者郑一晗、汪健)讲利亚总统巴沙我·阿萨德17日正在尾皆小大马士革发誓便任,开启他的第四个总统任期。便任当天,巴沙我拆车抵达小大马士革人仄易远宫,正在检阅齐军仪仗队后步 ...
【美食探索】
阅读更多菲律宾空军一架“乌鹰”直降机坠誉6人崛起
美食探索新华网马僧推6月24日电记者刘锴 闫净)菲律宾空军24日证实,一架“乌鹰”军用直降机23日早间正在菲律宾北部挨推省坠誉,机上6人齐数崛起。菲空军正在一份申明中讲,那架S-70i型“乌鹰”直降机当时正正 ...
【美食探索】
阅读更多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链接
- “两集中”供地火爆引发楼市异动 重庆4月房价涨幅全国居首
- 7月规上工业成绩单:经济结构改善明显,“洪灾+疫情”致部分指标下滑
- 固定资产投资冷暖不均信号:房地产和基建向下,制造业回暖
- 直击郑州地铁五号线现场:进水口已被拦上,倒塌墙体正在抢修
- “史上最强版”人才新政发布 镇江真金白银揽凤入巢
- 环保板块强势跑赢大盘,板块内10股涨停,*ST节能六天五板「环保周评榜」
- 铁路市场化改革再提速:一个月内两家企业上市,下一个是谁?
- 8月外贸“满血复活”!圣诞季掘金时刻,有出口企业24小时不停生产
- 北京 "两区"建设一周年:率先实施34项首创性政策,开展公司型创投企业所得税优惠试点
- 一日通报两起典型案例!环保部:力争“十四五”时期消除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
- 中美宣布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 将携手加强《巴黎协议》施行
- 比去年增加一倍!黑龙江玉米补贴再次上调,每垧多了450元
- 百亿临期食品市场站上风口:资本入场“跑马圈地”,上半年多家企业获融资
- “疯狂学区房”刹车!两月内近十座热点城市严查学区房炒作,北京已开始退烧
- CPI、PPI剪刀差背后:原材料涨价未蔓延至消费端,货币政策仍保持稳健
- 京沪高铁这十年:带动沿线经济大幅增长,蹚出铁路改革新路径
- 数字经济是未来10年经济增长的动力,专家建议:进一步完善数据要素市场
- 工业园区的低碳“赛道”:多地争建“零碳”试点,示范园区将率先实现碳达峰
- 4月CPI环比微降:猪肉价格连降15周,年内通胀压力可控
- 郑州暴雨24小时:瘫痪的地铁,丢失的网络和有家难回的人
- 受大盘及半年报影响,环保板块64只个股下跌,新股正和生态逆势上涨超70% 「环保周评榜」
- 布局智能化检测,京沪高铁开创多项“国内首次”
- 又一片新蓝海来了!今年前八月旧衣物出口量增长超100%,一件纱料连衣裙出口到非洲卖7美元
- 厨余垃圾分出率增至20%,北京垃圾分类一年后从“盆景”变成“森林”了吗?
- 多图直击暴雨后的河南郑州市区:降雨仍在持续,部分道路积水严重,公共交通尚未恢复
- “双碳”目标下的青海样本:建设零碳电力系统,新能源发电量达44%
- 千亿级"巨无霸"新央企横空出世!中国西电与国家电网部分子公司重组透露了什么信号?
- 贾康:金融立异要反垄断 深化金融范畴变革势在必行|华夏组织投资者年会
- “退房令”打响第三枪!再次瞄准央企国企,会影响房价吗?
- 首单林业碳汇指数保险出单 绿色金融保险迈出重要一步
- 一个能够让一切企业参加的专利和知识产权交易所,年内将在海南落地
- 剪刀差扩大!终端价格跑不赢原材料 ,政策组合拳或在三季度起作用
- “3060”格局下的新经济版图:上半年经济亮点频现,双碳目标倒逼结构改革
- “晴雨表”广交会的新变化:从“走出去”到表里双修,上传产品再创新高
- 猪价股价“跌跌不休”!五大猪企三季度预损200亿,机构提前布局下一个周期红利
- 上半年四大养猪企业净利润一正三负,股价腰斩,负债合计超2700亿元
- 规上工业企业成绩单:前两个月超九成职业盈余,高端制造业赢利增近59倍
- 中国经济处于“稳增长压力较小窗口期”,专家建议下半年财政、货币政策灵活调整
- “一箱难求”东山再起!苏伊士运河拥堵致全球交易一周丢失至少60亿美元,中欧班列获益增加
- 到受灾现场去!那些奔向新乡的“平凡人”
- 天津二次告别“高考移民”
- 连续增长12个月!5月进出口表现亮眼,专家提醒警惕出口逐季下滑
- 夏粮今年无需"托市收购"!小麦价格节节高,后市还会上涨吗?
- 奥运“冠军经济”带火中国消费 :冠军同款销售火爆,乒乓球拍成交额增长59%
- 出产记载造假、未批先建等问题凸显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770家企业遭生态环境部批判
- 14582万吨!全国夏粮“18连丰”,单产水平连续3年增长
- 千亿潮玩市场崛起背后: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380亿,助力传统文化破圈
- 苏伊士运河被堵死的48小时:323万吨油船停留海上,仍有船只不断往里开
- 十年稀有强沙尘暴来袭!北京再现“下土天”,撤销航班37次
- 没有必要惧怕金融敞开!方星海:有手法防备外资大进大出形成股市的不稳定
- 全国碳交易市场冲刺时刻!为何电力行业是突破口?
- 绿色金融盘活企业碳资产:多地首笔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落地
- 环保税开征三周年之后:低标排放累计减税102.6亿,多地空气质量好转
- 新能源发展迎来利好:两部门发文支持配套送出工程,有效缓解并网消纳压力
- PMI飘红背后:小型企业不敢接单,警惕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
- “洛阳纸贵”再次上演!多地发布限电令,龙头纸企纷纷减产
- 实地探访毕业季北京租房:房源少了租房的多了,毕业生集体喊贵!
- 养老金迎来“17连涨”! 2021年退休人员养老金上涨4.5%,1.2亿人将获益
- “双碳”下环保板块继续跑赢大盘:63只个股上涨,玉禾田等三只股上涨超10%「环保周评榜」
- “保供稳价”政策初步见效,6月CPI、PPI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