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9 16:50:04 来源:新闻记者网 作者:百科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徐芸茜 见习记者 刘昱汝 北京报道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考核分配局公布2022年度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名单。根据《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2022年度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已经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会议、委务会议审议通过,共49家央企获评A级。
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总监周丽莎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获评A级的中央企业超过七成的资产集中在石油化工、冶金矿业、能源资源等传统领域。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研究员、中国企业联合会特约高级研究员刘兴国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去年国资委提出“两利四率”,考核标准是以中央企业在“两利四率”方面所取得的具体业绩,来对中央企业负责人的经营表现进行考核。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考核指标,一直都根据中央的改革部署进行调整,以更好引导中央企业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推动中央企业提质增效发展。
49家央企获评A级
周丽莎指出,2019年出台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40号公布),考核有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此次公布的是年度经营业绩考核。
“其中包含了:第一,结合企业实际,对不同功能和类别的企业,突出不同考核重点,合理设置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及权重,确定差异化考核标准,实施分类考核;第二,国资委将年度净利润、经济增加值等指标目标值与考核计分、结果评级紧密结合;第三,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等级分为A、B、C、D四个级别。A级企业根据考核得分,结合企业国际对标行业对标情况综合确定,数量从严控制。国资委依据年度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对企业负责人实施奖惩。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作为企业负责人薪酬分配的主要依据和职务任免的重要依据。企业负责人的薪酬由基本年薪、绩效年薪、任期激励收入三部分构成,绩效年薪和任期激励收入与经营业绩考核结果挂钩,企业负责人的绩效年薪以基本年薪为基数,根据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并结合绩效年薪调节系数确定。”周丽莎表示。
根据国务院国资委官网“央企名录”,目前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中央企业共有98家。
19家能源央企上榜
《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发现,名单上49家央企中涵盖能源电力、石油化工、煤炭、钢铁机械、汽车、航天军工、运输物流等行业。其中,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等19家能源央企入选。
自国务院国资委对中央企业实施经营业绩考核以来,共有8家企业连续19个年度获得A级企业,他们分别是:航天科技、兵器工业集团、中国电科、中国海油、国家电网、中国移动、国投、招商局集团。除中国移动外,其他单位都是集团公司。
6月26日国务院国资委官网发布“2022年度中央企业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考核A级企业名单”,68家央企入选榜单中获得A级成绩的央企占比约为69.39%。其中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国家电投、华电集团、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国家能源集团等三十家能源企业入选该名单,几乎占据A级企业名单的半壁江山。
据统计,2022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6万亿元、同比增长9.1%,实现利润总额2.6万亿元、同比增长6.2%,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76.3万元、同比增长8.7%,上缴税费2.8万亿元、同比增长19.3%。
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司长胡汉舟介绍,能源保供能力稳步提升的同时,能源消费结构也在持续优化。2022年能源消费总量比上年增长2.9%。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煤炭比重提高0.2个百分点,石油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天然气比重下降0.4个百分点。
记者注意到,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央企“一利五率”考核指标保持了“利润总额增长率”“全员劳动强度”的考核,体现了国家对于央企拉动GDP贡献的重视,而能源类央国企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两项数据表现上较为出色,正符合了国家政策导向。
在逆全球化的趋势以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不安定的环境下,国家的基本能源政策从“能源转型”转向了“能源安全”,赋予了能源央国企新的历史使命,而能源类央国企控股的上市公司,作为央国企资产的重要部分,或将承担更重要责任。
国资委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经验总结与未来展望》也提出“增强重要能源资源托底作用。推进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和增储上产,扩大优质煤炭产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能源行业需要发挥托底作用,而行业内的央国企控股的能源类上市公司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在刘兴国看来,在具体领域上,第一基于中央企业本身的历史格局,第二基于近年来能源化工领域近年来的市场表现,能源化工领域的中央企业近年来都取得了较好的业绩表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能源化工领域中央企业取得较好经营业。
“下一步,中央企业积极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关键工序、核心设备的更新改造,实现传统产业升级;要积极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数字化;要积极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化,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生产方式。”周丽莎对本报记者表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