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城市竞争力榜单来了:“东降中升”,合肥、南昌领跑中部城市群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徐芸茜 见习记者 张琪 北京报道
城市发展和中国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力榜城市经济同样也是单合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中国城市经济竞争力格局发生了什么样的肥南变化?
11月2日,《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9:超大、特大城市:健康基准与理想标杆》(下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对中国291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发现。
报告显示,2021年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前十城市依次为:上海、深圳、香港、北京、广州、苏州、台北、南京、武汉、无锡;2021年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中,上海超越了香港、深圳,居综合经济竞争力第一。
从报告中可见,2021年,头部城市排名基本稳定,区域中心城市仍引领全国;总体来看,“南高北低、南升北降”趋势持续,但“东降中升”的趋势开始出现;从层级来看,二线城市内部差异较少,竞争激烈;从城市群看,中部的合肥城市群、南昌城市群上升幅度最大。
眼下,新的城市发展格局已经展开,新的城市发展趋势和城市发展角度成为了关注重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博士徐海东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东降中升’开始出现,特别是中部城市群上升的幅度较大,中部城市正在崛起。”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并不是光有人口就有竞争力,而是需要更多分项指标和维度。”
上海居榜首,中部城市群上升幅度大
在此次发布的报告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上海上升2名,超越了香港、深圳,居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第一。
报告指出,2021年,上海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和经济增量竞争力指数均为1.000,排名全国第一,但经济密度竞争力指数为0.756,较北京、深圳、香港、台北略有逊色。其中,从经济竞争力的5个解释性指标来看,营商硬环境和全球联系指标是上海经济竞争力的绝对优势,均居第一;其次是生活环境、营商软环境,分别居第二和第三;当地要素排名第二,仍有进一步提高空间。
综上,可明显看出上海城市的短板。深圳、上海、香港、北京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在具体分项指标上,上海、深圳、北京和香港的间接融资便利度和专利申请数指标位居前四位。而青年人才比例相对较低是上海当地要素竞争力的唯一短板。
除了上海位居榜首这一亮点引人注意,众多城市群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报告中指出,从城市群指数角度来看,长三角城市群的综合经济竞争力要显著高于其他城市群。与此同时,出现成熟城市群开始扩散、成长城市群稳步提升的现象,成熟城市群已经由聚集开始转向扩散。
具体转向扩散的表现为,长三角城市群中的上海、苏州、杭州、南京等城市已经逐步引导周边城市提升,珠三角城市群的深圳、广州和东莞也是如此,这些中心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基本维持不变,而周边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大部分处于上升状态。
成长的城市群在稳步提升。报告中指出,合肥城市群、南昌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群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均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合肥、南昌城市群总体排名上升了6.75名和6名,远超其他成长城市群。
值得注意的是,合肥、南昌这类正处于上升状态的成长城市群均位于中部地区,这并非偶然。
徐海东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东降中升’开始出现,特别是中部城市群上升的幅度较大。中部城市正在崛起。”在今年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中,中部城市平均上升了2.25名,其中,有46个中部城市的排名处于上升状态,占所统计中部城市数中6成以上;而东部城市排名平均下降1.42名,有近半数东部城市出现排名下降。从城市群来看,中部成长的城市群,如合肥城市群、南昌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排名均处于上升状态,上升幅度较大,这些城市群排名分别上升6.75名、6名、4.07名、2.36名,特别是城市群的非中心城市的排名处于总体的上升状态。
“总体来看,‘南高北低、南升北降’趋势持续,但‘东降中升’的趋势开始出现。”徐海东表示。
城市发展需更多分项指标和维度
在大多数的认知中,人口或者人才多往往意味着一个城市的竞争力较强,但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并不这么认为。
姚景源在报告会上提到:“并不是光有人口就有竞争力,而是需要更多分项指标和维度。”在他看来,过去一些城市搞行政区划,做大城市就把一些市撤了,撤并后人口就上去了,经济总量也上去了,但从报告来看,报告分解为多项指标,比如可持续竞争力、经济活力、科技创新等,这些分项指标还是与新发展理念紧紧吻合在一起的,比如科技创新要成为第一动力,人才创新成为第一资源,绿色发展、协调共享等等。因此,对城市要形成一个概念,过去特大城市划分用人口规模,顶多再加一点经济总量,当下,要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就要实现更新发展内核。
而对于城市化的理解也应该与时俱进。姚景源表示,原来很多人对农民进城、城市化是有误解的,过去是计划思维,比如农民离乡进城,要先到四线城市再到三线城市,再到二线城市。然而现在,农民一脚就可以迈到超大、特大城市,因此导致三四线城市就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房价等,这些都是有关联的。
所以,在姚景源看来,超大、特大城市能有一个健康的标准非常重要。“经济学+社会学+人的心理学,就是一个综合学科了。”姚景源指出,城市发展现在应当讲综合学科,用新的学科和理念来讲城市、大城市、超大城市的健康基准。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热门事件追踪)
- 国家统计局:7月上旬齐国煤冰价钱各有涨跌
- 事变不竭+抉择疑念提振,产天煤价偏偏强运行
- 永泰能源:公司正在产煤种均为劣秀主焦煤及配焦煤 产能1110万吨/年
- 节后,市场匹里劈头好转 尽管产天、北港煤价均上涨 但原因各同
- 《煤冰止业社会使命蓝皮书(2022)》战《煤冰止业社会使命指北》宣告
- 下一轮煤价反弹止情甚么光阴隐现?
- 供热季去了丨往年煤冰价钱走势若何,夏日提供有哪些新的特色?
- 能源煤、焦煤偏偏强运行;焦冰提涨即将降天
- 节前供需两强 节后煤价若何?
- 涨了,报价940元/吨!
- 短时候“单焦”市场偏偏强运行!能源煤市场延绝震撼!
- 【今日重面】短时候煤价走势探供
- 多天去世少鼎新部份对于心岸煤冰企业睁开专项查问制访战政策揭示
- 短时候“单焦”市场偏偏强运行!能源煤市场延绝震撼!
- 鄂我多斯今日诰日正式施止电子煤管票 对于产量暂无素量影响
- CCTD:10月煤价若何走?
- 国家统计局:前8月进心煤冰3.1亿吨,同比删减82%
- 李晓云:“毫厘”之间睹真功
- 市场煤推销需供或者延绝偏偏强
- 煤企事业“总体反转”!客岁暴赚700亿的“煤冰一哥”往年上半幼年赚远80个小目的?
- 能源煤再创年内新低! views+
- 陕煤澄开百良公司:细准施策降老本 坐异赋能著服从 views+
- 路透社:2024年天下煤冰需供战出心量将再坐异下 views+
- 跌势不减!煤价再跌!屡破新低 views+
- 北圆港煤价猛然猛跌,创出年内新低,产天小大总体中购估量正“磨刀霍霍” views+
- 华北心岸煤价突降,煤矿仍不才跌 views+
- 明年煤市若何?看看小大家若何讲 views+
- 挨赢2024“支夷易近战”,煤冰跌成狗,要不要购面? views+
- 煤价远景一片漆乌,心岸煤价迎800元小大考,小大总体的“补刀快递”坐时便到… views+
- 心岸煤价800元/吨可可被击脱?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