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新闻记者网 > 时尚
各地经济增长目标确定!21个省份调低预期增速,稳投资促消费成重点
新闻记者网2025-05-18 16:12:18【时尚】8人已围观
简介摘要:据统计,31个省市中,包含北京、河南在内,有21个省份调低了预期增速,幅度为0.5个至1个百分点;上海、吉林、江西等6个省市和上年保持一致;新疆、重庆等4个省市自治区则上调了预期增速,幅度为0.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随着地方两会相继召开,确定期增各地增长目标也陆续出炉。
目前,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GDP增速目标全部公布,从各地目标来看,5%及5%以上成为大多数省份的目标。
其中,海南将目标定为9.5%左右,西藏将目标定为8%左右,江西、新疆为7%左右,宁夏、安徽、湖南、湖北为6.5%左右,均超过平均值。而其他省份该数值多集中在5%至6.5%,有12个省份设置在6%或以上、左右。
在行业内人士看来,部分省份调高GDP增速目标,说明了对2023年经济充满信心,正抓住窗口期、机遇期、攻坚期奋力冲刺,保障经济快速回暖。
不过,也有省份较为谨慎,相应的将增长目标调低,最保守的省份将目标定在了4%左右。不过,在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看来,部分省份下调GDP目标,不意味着其对今年经济发展持悲观态度。
“当前,地方把‘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经历集中在经济建设上,将对全国经济企稳复苏形成有力支撑。预计2023年我国经济会整体好转,有望实现5%以上的GDP增速。”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在行业内人士看来,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我国消费和生产活动将逐步恢复正常,经济增速将有效回升,信心也会不断增强。当前,2023年经济复苏的关键依然在于全力扩大社会有效需求,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预计下一阶段,稳投资、促消费将成为发力重点,对市场主体信心和居民预期形成支撑。
增长目标略有调整
2022年,在多重压力影响下,各地经济增长仍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上海市市长龚正表示,过去五年,上海城市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全市生产总值再次突破4万亿元大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7.8万元左右。
一个亮点是,上海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2017年的30.8%提高到42%左右,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4万亿元。同时,上海初步形成以三大先导产业为引领、六大重点产业为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工业总产值迈上4万亿元新台阶。
按照计划,2023年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GDP增长5.5%以上,和去年保持一致。
同样是“领头羊”,但在所有地区中,北京今年的目标增长显得有些姗姗来迟。
数据显示,五年来,北京经济总量先后跨越3万亿元、4万亿元两个大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8万元、居各省区市首位,达到发达经济体中等水平。其中,北京海淀区GDP突破万亿元。
由于部分区域GDP总量已经“庞大化”,今年,北京将增长目标定为4.5%以上,较去年的5%以上有所下调。北京市代市长殷勇明确,要构建整个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的服务保障能力,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给企业一个休养生息的空间,让企业能够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过去五年GDP首次站上6万亿的河南,将2023年目标经济增长定位6%。不过,和北京一样,这个目标较去年的7%也有所下调。
据统计,31个省市中,包含北京、河南在内,有21个省份调低了预期增速,幅度为0.5个至1个百分点;上海、吉林、江西等6个省市和上年保持一致;新疆、重庆等4个省市自治区则上调了预期增速,幅度为0.5个至1个百分点。
赵伟对此表示,经过疫情冲击,当前,各地在定目标时,更加看重质量,也更加谨慎,不会一味追赶速度。
发力高新技术产业仍是重点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经济目标各不相同,但发力新兴战略产业,已经成为各地共同的目标。
在宁夏,2022年二季度和上半年,宁夏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均居全国第一位,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2023年宁夏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
“科技是欠发达地区实现快速发展的强大支撑,宁夏将坚持‘四个面向’,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四大工程’,高水平建设全国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自治区主席张雨浦表示。
在贵州,以贵阳、铜仁两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群为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阔步迈向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贵州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明确,巩固发展大数据、酱香白酒、特色新材料、现代中药民族药、精细磷煤化工等支柱型产业集群,扬长补短,重点突破,大力提升发展优势。
2023年,贵州计划把发展工业作为首要任务,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大力发展基础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经济第一大省广东,当前已经形成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6.7万家、五年增加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达6.9万家、五年翻了一番多,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6年全国第一。
按照计划,下一步,广东江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路径,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而近年来飞速发展的安徽,更是将布局大幅倾向战略性新兴产业。2022年,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4%左右,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6家、总数居全国第7位;规模以上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8%左右,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加快建设,科大讯飞图聆晋级国家级双跨平台,羚羊工业互联网获评全国工业互联网年度最佳平台,入驻用户24.2万户、服务企业55.7万次。
2023年,安徽计划实施亿元以上技改项目1200项,强化新兴产业集群对投资的聚合效应,突出强链延链补链,在主导产业集群投资上突破一批链主型大项目;大力招引世界500强、全国制造业百强、行业隐形冠军、独角兽等企业。在产业提质扩量增效方面,将实施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新一轮三年规划,提升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产业在软件、材料、设备等环节自主可控能力,突出“芯”“车”联动推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全产业生态建设,聚焦光伏突破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向万亿元冲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产业突破5000亿元。
在行业内人士看来,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下一步,各地或将发力现代化产业链、生态化产业集群,打造高质量发展“组合拳”。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很赞哦!(989)
热门文章
站长推荐
友情链接
- 我市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体系建设 “村口坐公交、一站式进城”覆盖25个乡镇(街道)470个行政村
- 市行政审批局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设置多个残疾人便民服务措施
- 上月地表水质考核 厦门市西溪居全国第六
- “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有力支持全面创新”主题宣传周
- 为啥同样的口罩定价不同? 厦门相关药店回应
- 市妇幼保健院心内科医生付月玲:公园跪地救人 彰显医者仁心
- 村民正在长安路街道胡宫城村安装滴灌带
- 2023年我国完成造林399.8万公顷
- 中消协发布10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报告
- 定州市开展“6·25”全国土地日 系列宣传活动
- 记者连线厦门机场、厦航等 揭秘如何守好“空中大门”
- “奔跑吧·少年”河北省首届全民健身大会预选赛暨定州市首届全民健身大会青少年足球邀请赛、篮球赛开幕
- 复工复产前后工资这样支付 厦门发布政策指引
- 厦门:五种渠道可查询打印社保个人权益记录单
- 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建造完工
- 厦门15个现代农业招商项目昨日“云端”签约
- 厦门昨上线1万多个电子围栏 促进单车规范管理
- 再添6国!免签“朋友圈”扩容传递中国开放强信号
- 境外入厦人员昨起一律实施14天集中医学观察
- 房屋安全问题不容有盲区 可从“i厦门”反映
- 央行:重点场所必须支持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多样化支付方式
-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将建新院区 规划800张床位
- 厦门:被纳入税收“黑名单”个人贷款也会受阻
- 厦门户外体育场所恢复开放首日 市民出门健身热情高涨
- 疫情防控期间厦门179家企业用上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 厦门:驾校教练一对一培训 部分学员享“VIP”待遇
- 注意防骗!工信部曝光一批涉诈高风险APP
- 厦门: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 在家门口就可以换领
- 厦门支持力度再升级 9条措施支持企业恢复发展
- 各地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精准发力蓄能成势
- 关爱生命“救”在身边 ——润迪蓝天幼儿园开展全体教职工应急救护技能培训
- 主动接种疫苗共享健康生活
- 厦门演武大桥等4座桥梁迎来大清洁大清洗
- 厦门:所有中小学生须申领健康码 以备学校进行检查
- “献血达人”张振军15年献血10000毫升
- 定州市举行“青春向党缘聚定州”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军民青年联谊会
- 预约入馆 厦门市图书馆今天起恢复开放
- 我市举行“遇见定州奔跑古城”文博·2023半程马拉松发布会
- 看书观影做运动健康快乐过“五一”
- 定州就业促进工程帮助劳动者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 厦门:涉外婚姻登记7日起可网上预约
- 厦门市殡仪服务中心推出系列便民服务
- 定州市全力应对高温天气
- 百名河北省少先队辅导员骨干参观定州博物馆
- 厦门出台工作指引 规范小额贷款合作业务
- 定州市举办全市职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全国两会精神知识竞赛
- 厦门体育场馆今起逐步开放 须下载APP预约进场
- 定州市培育3万余名“定州花木工匠”
- 厦门7家单位联合发出“文明用餐 同心战疫”倡议
- 厦门口罩生产企业可获四类资金补助
- 我市举办庆“五一”文化惠民文艺演出
- “五一”小长假期间 我市旅游市场运行安全有序
- 定州市3户家庭获评河北省“最美家庭”称号
- 厦门市职工服务中心大厅开放现场办理服务
- 市朝阳爱心公益协会:用爱心温暖一座城
- “厦门云祭园”平台上线 倡导市民网上祭扫
- 福厦高铁厦门段岩内隧道置换工程掀起主体施工热潮
- 厦门地铁4号线1.36公里跨海区间即将贯通
- 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
- 厦航将连续三年为4万余名援鄂医务人员送免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