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二次污染背后的环保争议:土壤污染治理法规十年渐进,谁该为“旧账”买单?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诗萌 北京报道
11月上旬,陆家嘴集团因土壤污染侵权纠纷,旧账将苏钢集团、土地土壤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等告上法庭索赔超百亿的次污新闻,引起了广泛的染背争议。而这桩众说纷纭的后的环保“公案”背后,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这一世界性难题也重新回到了公众的视野里。
过去十年间,在生态环境部的主导下,中国土壤污染治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无到有,逐渐完善。从2014年7月出台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到2016年发布被称为“土十条”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到2017年第一部法规《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出台,再到2019年《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开始施行,土壤污染治理才真正有法可依。
而此次争议的焦点问题,也就发生在这标准不断变更的十年之中。“苏钢地块的土壤调查和修复跨越了土壤调查修复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导则密集调整的几年,算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案例。”广州绿网环境保护服务中心项目总监郭磊接受《华夏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土壤治理十年“渐进”
土壤污染防治是一项非常复杂艰巨的工作,因其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累积性等特征,也给治理修复造成非常大的困难,不仅修复周期长、见效慢,而且成本高,资金投入巨大。在我国,土壤污染治理也是最近十年才开始受到关注,在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当中,净土保卫战的行动纲领“土十条”也是最后一个出台的,“大气十条”“水十条”分别是2013、2015年公布的。
而土壤调查和修复行业起步,最早还要追溯到2014年,生态环境部(原环保部)出台场地环境调查、监测、风险评估等4个技术导则(HJ25.1-2014,HJ25.2-2014,HJ25.3-2014,HJ25.4-2014)。这是第一份由相关部委发布的全国性技术导则,规定了一个地块要采集多少土壤和地下水样品,在哪采集,怎么采集等等,此前仅有部分地方环保局出台了地方的导则,行业内在具体实践中也主要是参考国外的做法。
“土十条”发布后,2017年土壤污染治理的第一部法规《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正式施行。郭磊告诉记者,这也是第一次有法规界定了哪些地块需要做土壤污染调查,即重点行业工业用地再开发为居住、商业、学校、医疗、养老机构用地前要做调查,非重点行业工业用地再开发前不需要做调查。“之前是靠原环保部的4个通知(环办〔2004〕47号,环发〔2008〕48号,环发〔2012〕140号,环发〔2014〕66号)来界定,法律效力不高,部分地方重点行业工业用地再开发前也不强制要求做土壤调查。”
2018年8月,生态环境部首次公布了《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明确了适用于土壤调查的土壤质量国标(GB36600-2018)。之前主要参考国外的标准和北京、浙江等地发的地标,以及主要适用于农用地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和为上海世博会制定的《展览会用地质量评价标准》(HJ350-2007)。
“陆家嘴在拍得苏钢地块之前,苏钢地块在2014和2015年做了土壤污染调查。其实那时候土地调查没有法律的强制要求,应该是苏州贯彻执行原环保部的通知方面做的比较好。但拿现在的标准去审查当时的报告,肯定会发现不合乎现在要求的地方。”郭磊举例,如非焦化区检测项目偏少;未检测半挥发性有机物;土壤采样数量没有现在那么多,不像现在表层和深层土壤都会采集分析,部分检测项目的参考标准比现在宽松很多等等一些问题。
“二次污染”可能存在吗?
直到2019年,《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施行,土壤污染防治真正有法可依,也彻底解决了土壤污染调查和修复的法律地位问题。特别是明确了土地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需要做调查,扩大了需要调查的范围。另外规定了土壤报告需要由生态环境局和自然资源局组织评审,之前是由建设单位自己组织专家评审,在评审后只需要去生态环境局备案。2019年后又陆续增加和更新了技术导则,开始建立生态环境部门对土壤调查的取样、检测等阶段的全流程监管以及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对土壤报告的抽查,整体越来越完善。
然而,在跨越十年的完善调整之后,不少项目的“旧账”问题逐渐浮现,但事实上,这也并非完全不能规避。“如果在修复前根据新的标准和技术导则重新做一遍场地调查,肯定是最严谨的做法。不至于等房子都盖好了、学校建好了再处理,难度就很大了。”郭磊表示。
此外,由于土壤修复技术难度较高,部分企业经验不足导致二次污染的情况现实中也是存在的。2023年初,重庆生态环境局公布了一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从业单位负面典型案例,其中就有一个类似案例:某地块修复单位由于经验不足,对重金属迁移性强的特点认识不到位,污染土壤、污泥和污水转移处置过程中缺乏防止“跑冒滴漏”的措施,导致土壤污染区域不断扩大,修复难度不断增加。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室关于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从业单位负面典型案例的通报”网页截图
他同时指出,修复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二次污染,土壤污染会有一定的特性。比如,如果污染是土壤运输时洒落造成的,那污染范围就会和污染土壤运输路线有强相关性;如果是由于未建设地下水阻隔墙造成地块的污染地下水向周边区域扩散了,那地下水污染的浓度大致上会呈现从该地块向周围沿着地下水流向递减的趋势,会形成污染羽。因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扩散会受地下的复杂的水文地质情况影响而发生非常复杂的变化,最终需要由非常专业的机构针对性地作调查进行验证和评估。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古代文明遗迹)
-
(去历:微疑公共号“中能传媒钻研院” 做者:张专1仲冰2)(1. 中国矿业小大教(北京)抉择妄想科教与小大数据钻研院副院少2. 中国矿业小大教(北京)操持教院讲师)一我国煤矿智 ...[详细]
-
煤价反弹借为时过早,蒙受提价潮时,请实时止益,万万别拖拖延推
3月20日,不论是珠海下栏港,借是山西战陕西,煤冰竞拍行动中频仍隐现了流标的情景。与此同时,提价的新闻也日益删减。良多煤冰止业的小大玩家,足头借存有小大量库存,仍正在不美不雅看,彷佛期待着3月煤冰价钱 ...[详细]
-
开年以去,“价钱上涨”成为了煤冰止业的下频词,受下贵需供累力,动煤、焦煤等煤种价钱均隐现了赫然下止。焦煤圆里,铁水产量贯勾通接低位,焦冰第五轮提价周齐降天,焦企盈益水仄较深,限 ...[详细]
-
今日诰日,心岸市场煤价降降的法式匹里劈头减速,单吨最上涨幅已经远10元!年后,心岸煤市曾经隐现太少久上止止情,但自2月26日起市场转进下止通讲,至今日诰日已经逾越半个月的时候了,尽管天天皆正在提价,可 ...[详细]
-
戴要本周炼焦煤市场成交去世动度赫然提降,从今日智库遁踪的竞拍成交去看,少数成交价较上期均有所上涨,上涨幅度不等,总体涨幅远200中间。从古晨上涨逻辑去看,主假如下贵钢厂的复产预期所致。期货盘里连绝良多 ...[详细]
-
2月下旬以去,北圆心岸能源煤价钱一背延绝上涨态势,妨碍昨日,心岸5500小大卡主流报价855元/吨中间,已经上涨了80元/吨,心岸5000小大卡主流报价740元/吨中间,最上涨幅已经达94元/吨。对于 ...[详细]
-
主产天:“坑心毫无转折延绝提价,颓势止情减轻,一天2降的煤矿逐有删减。" 主流煤矿降幅散开正在10~30元/吨,部份调价距离稍少或者斲丧不稳的煤矿单次降幅50~75元/吨,需供依然延绝强势 ...[详细]
-
正值月尾空单交货期,叠减临比去多少小大秦线魔难期,环渤海心岸市场稳中趋强,下卡煤需供稀薄,中卡煤成交坚持,报借盘之间存正在好异。而下贵需供疲硬,前期供热竣事、水电收力等成份,进心煤源源不竭进进国内市场 ...[详细]
-
之后正处正在煤冰经济新一轮周期上止的早期,根基里、政策里共振,下贵水泥、化工等非电企业产物利润尚可,现货市场继绝看好。卑劣疫情压制成份有所好转,山西、陕西、受西主产区矿井开工率有所后退。古晨,主产区主 ...[详细]
-
今日诰日的市场仅有的辩黑即是提价的步子是小大借是更小大!产天有降70的、下贵价钱有迫远北港的……
今日,市场煤价齐线上涨,产天、心岸、下贵三圆仅有的辩黑即是,提价的步子是小大,借是更小大。远期,气温隐现赫然上降,进进3月以去,内天八省电厂库存延绝贯勾通接正在3300万吨以上,远日,下位库存底子下电 ...[详细]